2017-8-23 資深UI設計者
Hey熙:相信很多體驗設計師在與產品需求方進行設計提案的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景:
但是哦,這個時候,你還是會感覺沒底氣說出這句話來。
于是你最后說出一句妥協的話“好的好的,我回去改一下。”(各位老板我都聽你們的,你們說啥就是啥)
專業度呢?設計價值呢?你的玻璃心要碎了:死了產品經理們會不會覺得自己很水很不專業。
怎么辦?這就是今天想聊聊的主題:“思維框架”理論,讓我們更好地決策和解決問題。
1. 思維框架的定義
思維框架是心靈層級的思維方法體現,每個人的思維都不同,正是框架形狀的不同,即大腦對于各領域事物認知判斷的固定性從而形成一種框架,所以每個人的思想不同。
簡單而言,就是人對于已知事物的認知方式。比如,我們認識“人”,就會基于一定的框架去認知。
2. 思維框架的組成
思維框架由要素組成,思維框架可以反映要素之間的有機聯系。繼續舉例認知“人體”時的思維框架,基于系統框架認知的時候,神經系統、運動系統…都是要素,而要素之間,就會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框架網絡。
基于框架的認知,一定是條件內最全面的。這是框架最大的特點,也是它為何可以指導我們解決問題的原因(設計就是解決問題)
沒錯,這是一句真理,因為框架代表一種范疇,在這種條件范圍內,要素是一定可以窮盡的。
3. 現有的一些思維框架
我們從小接收的教育,就是協助構建我們的認知框架。自然科學的思維框架相對穩定,因此在討論理工學科問題,一般都能基于共同的認知框架;但是到了人文社會學科,思維框架就相對多變,這也是在討論人文學科問題的時候,我們經常需要辯論的原因。因為辯論是讓不同的思維框架融合調整的過程。
人文學科問題中一些被驗證過、辯論過的框架,甚至可以繼續復用,用于更好地思考問題。
比如在做商業決策分析時,可以用“商業模式畫布”,來思考整個產品的商業利益。
比如在做產品的服務設計時,用“用戶體驗地圖”,就可以挖掘問題,找出關鍵節點來解決問題。
設計作為一門高度非標準的學科,自然也是這樣。設計師因為受過一定教育,所以設計師之間的交流可以在一定的認知框架內。但是一旦向產品需求方做設計提案,基于產品經理們自我的認知框架,就會產生不同的意見。于是就會開始陷入辯論,這些都是很正常的,關鍵看我們怎么應對。
1. 幫助全面梳理和分析問題
思維框架是要素的窮舉,并且能站在高層次看清楚要素之間的聯系,看清楚要素全貌。在分析問題時候,我們可以用思維框架來鋪開整個圖譜,看清楚其中的關鍵。比如如果某商城從下單到支付,轉化率很低,那我們可以嘗試用思維框架來分析。從各方面找出轉化率低的原因。
2. 幫助全面解決問題
知道了問題全貌,接下來就應該是想想“我要怎么解決”。思維框架的作用還在于,可以幫你梳理問題優先級,從而明確哪些是重要問題,然后協助你去解決它。
3. 幫助更好地做出決策
在前面兩個環節中,如果參與人員不只是你,而是很多人,那么就需要大家一同來決策。而思維框架就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很重大的作用。可以便于把你的思維決策過程展示出來,然后大家會認同其中的共性,添加自己的個性思考,這樣來達到一個共識水平。
這樣,這個思維框架就會更加完整。
回到文章開頭前的例子,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一定遇到過這種情景。在這里舉一個實例,在做【騰訊充值】項目改版時,怎么就用到思維框架方法,幫助我們更好的決策
(由于項目沒上線,不能展示設計稿,所以可以用競品淘寶的【充值中心】來闡述這個思考過程)
這是淘寶充值中心的首頁。當時產品同學們的訴求集中兩點:
前面闡述產品目標、設計目標、設計思路時,大家都沒有異議,但是到落實到首頁方案時,大家就討論了很久。
1. 分析:為何有爭議?
不妨想想,為何有爭議?為何方案一直不滿意?因為強化話費支付引導、品牌傳遞是矛盾的,兩者同時突出是不可能的。(仔細想想是不是)
這個時候就是思維框架發生作用的時候了。
2. 決策:建立思維框架,快速決策方案
其實問題集中于兩個點“話費充值引導”“品牌傳遞”。這就是兩個決策變量。它們有強弱兩個極端,那我們把它們搭成一個決策框架(這個框架有名稱,叫“二維矩陣圖”):
而在這個框架中,不同的設計方案就是其中的要素。
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既然“話費支付引導”與“品牌教育”是相反的變量,那么完全可以將二維矩陣圖變形,變成反比例函數圖像。
給我無限的時間,一定可以窮盡完,但是時間關系,而且解決具體的問題,我們其實只需要窮盡部分即可。所以最終收攏,會有以下的方案。這樣大家的決策就會很集中。
事實上,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只是產品同學們糾結的本性,需要我們想些辦法幫他們決策。
我們此刻是可以拿去用研,看用戶反饋來決策的。但是時間關系,那我們可以基于經驗來判斷。
3. 最終決策:每個人達成一致共識
我們對著方案。此刻,大家內心就會通過加權來決策采取的方案。有的人傾向于給很多給品牌,那就是多一點,他內心有尺子,可能給足70%(事實上主觀能動性不可能這么準確);有的人傾向于給少一點,那就是20%……這樣就能最終得到想要的方案。
最后大家一致的抉擇在方案3。從圖像可以看出,它落在中位線的位置,貌似可以發現,人們的決策都很傾向于中庸之道。
我們通過這樣的圖譜,就能更好地協助各方把思維框架融合,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因為大家都能看到自己內心里最想的是哪個方案
其實我們從形成思維開始,就開始用思維框架來思考和認知世界。今天我們把它提煉出來,目的是為了形成完善方法論,更好地指導我們進行問題解決和決策。
藍藍設計( m.paul-jarrel.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