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讀者提出的三個問題,我們從交互設計的角度來聊聊它們的底層邏輯。
稀缺性的正反價值
讀者提問:
呆總,有什么心理學或經濟學的概念是在產品設計上也被沿用的?
當然有,比如稀缺性。
讓我們從你的生活小故事開始講起。
在某個餓著肚子的下午,你走進一家超市,想要買桶泡面充饑,但是各式品牌與類型的泡面讓你應接不暇,于是糾結起來,正猶豫不決中,一款所剩無幾的泡面在茫茫商品中跳進了你的視野,不禁心中竊喜,“沒錯,就是它了!賣得這么好,味道一定不錯~”。
回到家里,你一邊吃著泡面一邊刷著手機,突然看到了節假日商品促銷的廣告,于是打開了購物車,果然每件商品上都赫然標著今日滿減的紅字,讓你蠢蠢欲動,之前嫌貴的商品突然在今天有了剁手的理由。不僅如此,其中你的最愛竟然顯示庫存緊張,如何能忍,趕緊結賬下單,在付完款的最后一刻,你終于松了口氣并開始暗自慶幸自己的英明決策。
這時,你的舍友突然推門而入,迫不及待地告訴了你她偶然得知的一個八卦消息,之前從未聽聞的你感到激動不已,能夠獲得鮮見的信息讓你感到無比地滿足,兩人就此事展開了激烈地討論....
以上。
就像故事中描繪的那樣,我們的生活就是由這些瑣碎的片段重復構成,在無數個場景中,我們做著自覺或不自覺的思考和判斷,它們影響著我們的感知,主導著我們的行為。其中,稀缺性就是我們估值的必要條件和決策的重要基礎,那些熱銷的商品、限時的促銷和不為人知的秘密喚起了我們內心的需求與渴望,催促著我們去行動。在設計產品功能時,產品人員也總是會刻意營造給用戶一種稀缺的感知來突出其價值,以引導用戶進行點擊、瀏覽、購買等一系列行為。
稀缺的分類
總的來說,我們對稀缺性的利用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時間、產品、信息。
時間的緊迫感。
這一點經常應用在電商產品中,比如特定節日內的商品限時優惠、搶購活動等等。對時間的限制能夠傳遞給用戶一種緊迫感,暗示他們盡快購買,從而減少他們的決策時間,達到促銷的目的。
產品的缺失。
我們經常能在電商產品中看到商品庫存的數量,特別是當庫存較少時,能起到刺激用戶的購買欲望。谷歌早前在發布線上郵箱的時候也充分利用了類似的手段,因為個人測試版的郵箱受技術的限制,不能為每個人開放足夠大的儲藏空間,于是他們采用了「邀請制」來推動這項服務,結果非常有效。
當你成為了其中一員,就能夠再邀請 2-3 個朋友,這項服務的「供應不足」在推薦系統的支持下得到了病毒式的傳播。類似的,知乎早期也利用了邀請的方式去幫助自己獲得初期的忠實用戶,產品的不易得性反而讓人更看重它,間接提高了產品的價值,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比如部分商品「限購 2 件」,會讓用戶產生再買一件的念頭 —— 其實原本就只想買一件。
信息的限制。
因為我們總是假定少的東西更具價值,所以對于審查和限制我們獲得信息的動作尤為敏感,我們更渴望得到那些被禁的隱秘信息而不是唾手可得的信息。這種稀缺性所起的作用甚至比法律還要強,我們會本能地認為它更有說服力。這也是一些新奇罕見的消息更容易傳播的原因之一,得到不常見的信息能夠使人享受到額外資源的優越感。一些媒體恰恰利用了這一點,常通過夸張的新聞標題去抓住人們的注意,試圖擴大其影響力。
或者一些特權(虛擬)商品,譬如 VIP。就是提供給用戶部分信息,再告知用戶 VIP 權限更高,能獲得多有「價值」信息,誘導購買。
稀缺作用的原理
天然的,出于原始的不斷追逐獵物、獲取資源的本能,我們總是格外珍惜稀缺資源,并認為它們更具價值。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鼓動了我們內心貪婪的欲望,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喜歡走捷徑」的弱點,同時「厭惡失去」。
一方面,當事物很難被獲取的時候,我們通過易得性進行快速的價值判斷,遵循這樣的方式我們總能地做出決定。
另一方面,我們討厭失去選擇的自由,所以常傾向于快速地決策來留住一些東西,甚至想要得更多。
雖然我們的這些本能,在幫助我們快速行動,但卻不一定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畢竟人的判斷大多偏向于主觀,一些用心不良的企業,可能會利用它讓一些人做出錯誤的決定。
稀缺作用的條件
相比于一些錯誤所導致的稀缺,比如最近由于豬瘟造成的豬肉供應量的減少,在有限資源的競爭中由社會需求導致的稀缺能夠發揮更強的效應,零售商早已充分洞悉了我們的這種傾向,所以常告訴我們產品正在熱銷當中,應盡快購買。這不僅是社會認同在發揮作用,即我們認為其他人認同的產品是好的,而且我們正參與到產品的競爭當中。
稀缺原則的應用焦點在于利用緊張的時間或者強調某些東西未來的不可得性,防止用戶花很多的時間做出決策,推動用戶馬上做出對商家有利的決定。如果給人們這個世界上的所有時間去做出決定,他們要不花上所有的時間,要不根本不做決定。
通過應用稀缺性的技巧,可以從根本上迫使人們采取對策。人們在稀缺性原則的壓力下反應更快,因為他們害怕永遠失去機會。稀缺性使得他們優先做出決定,所以這些決定相比無限制的決策變得更重要,更緊急,更被需要。
但是僅僅告訴人們他們將要獲得的利益是不夠的,如果他們選擇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你還需要指出其特別之處以及被放棄時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