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_丰满老熟好大的大bbb_男男激情做爰视频免费观看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產品體驗日記4.0

2020-11-27    前端達人

分享一波APP產品體驗日記,看看別人眼中的APP亮點是什么?不足處是什么?有哪些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中優化借鑒的呢?一起來看看產品體驗日記4.0吧~

越來越雜食了,開始膽敢加移動端外的產品體驗了,以后日常生活例子估計也能拿來湊湊數~


1、微信

奧卡姆剃刀原理

微信轉賬提示金額數位這個功能其實出了蠻久,不過最近才發現一個小細節。就是百千萬這樣的位數提醒,只有超過千時才會出現,左圖500塊是不需要的,因為百位算日常生活非常常用的數位,用戶識別速度快。即使是小功能也要做到盡可能克制,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2、開眼

緊跟熱點,保持觸覺

追熱點不僅僅是廣告媒體的事,設計師也應該保持對外界的關注。可以適當留意貼合品牌調性的實時熱點將他們運用到產品中。“拍一拍”這種輕松幽默的調性很符合開眼推送的整體感覺,用起來毫無違和感。偶爾能給用戶制造小驚喜,增加趣味性。

 

3、今日頭條

快速觸達,原路返回

在中文處點擊評論圖標,可以快速定位到底下的評論區,很好滿足了一部分瀏覽正文關鍵點同時看看其他用戶評論觀點的需求。再次點擊也能回到上次看到的位置繼續瀏覽動作。

 

調動用戶情緒

作為內容產品,文章也是內容生產不可缺的一部分。如何讓用戶生產高質量的內容,提高平臺內容質量。左圖評論發布的暗提示文案“優質評論將會被優先展示”,提醒了用戶用心組織評論的價值是會被優先展示,展示評論等于滿足了我們需要被“看見”的心理需求。

右圖如果用戶進行點贊,只要手速快,界面會隨著連續點贊次數的增加不斷變換動畫效果,各種表情蹦出和連續點擊次數如“48”會持續刺激用戶進行點擊,也使用戶點贊得到正向反饋,增強下次的點贊欲望。用過調動用戶情緒達到目的。

 

定制化內容

無論是feed流文章還是評論,用戶都可以關閉自己不喜歡的內容,甚至舉報!舉報機制如果僅讓平臺審核工作量巨大,通過用戶舉報再審核可以篩選掉很大部分,減少運營成本。而純粹因不喜歡關閉,可以給用戶貼標簽,使平臺推算更精準。不得不說國內的內容產品幾乎只讓我們看到自己感興趣和認同的觀點,時候讓我們活在的同溫層中。

 

4、綠洲

差異化品牌元素

如今產品同質化嚴重,雖然戰略、范圍層能決定產品的差異性,可不是設計師能左右的部分。回歸到日常工作中,差異性更多可以表現在界面表現和交互上。綠洲作為一個年輕群體的內容社交平臺,年輕、有趣是主要的用戶特性,結合自身品牌基因,將仙人掌和沙漠等其他相關元素運用到了界面的不同地方,增加了產品趣味性又強調了品牌感,跟其他產品拉開了差異。

 

分享動機

分享作為引流的其中一個手段,怎么引導用戶進行分享是每個產品想增張都需要思考的。這里分享他人的動態可以選擇生成海報,海報模板可以更換樣式排版,用戶可以根據自身人設選擇相應的分享海報風格,塑造人設。這滿足了用戶需要被看到甚至被認可的人性需求。表面上是分享一張海報,一款產品,實際是自我價值觀的曝光。

 

明星效應

利用明星的粉絲效應和熱點可以很好的吸引用戶,產生情感連接。通過不消小紅點不舒服的強迫行為讓用戶注意到明星的入駐,當然這可能產品甚至更高的范疇~(這里的小紅點被我按掉了手動補一個)

 

5、一零零一

品牌感&差異化

一零零一是一款以貓為品牌形象的漫畫閱讀產品,除了常見的加載,空頁面和引導頁等地方出現小貓的品牌形象,很多頁面也用了同樣的視覺元素加強品牌感。多個地方出現的元素如何做到提現相同的品牌要素而不重復,這里主要提取了主形象的關鍵因素比如貓耳朵,貓爪,尾巴,毛線球等有辨識度的獨有視覺元素。

 

6、極簡匯率

邏輯清晰,操作輕便

極簡匯率是一款貨幣換算的小工具。印象中這種工具邏輯可能是一個搜索框,輸入價格,搜索框左邊可以選擇貨幣,然后出來一些不用貨幣換算結果,比較普通。然鵝這里的邏輯是展示常用的6種貨幣,直接顯示他們的相對價值,因為一般用戶換算需求最多就幾種。要切換只需點擊對應的幣種比如RMB,下面即可輸入并實時顯示換算結果。

因為下方鍵盤常駐,沒有收起和展示的過程,整體上更直接也減少誤觸收起鍵盤的可能性。(說是誤觸因為沒有收起鍵盤的必要)右下角“交叉”點擊刪除最后一位,長按清空,細節也考慮得很周到。

 

元素的取舍

不同幣種切換可以通過右滑實現,即使用戶第一次使用,因為界面中沒有可切換幣種的按鈕或提示,但是切換又幾乎是一個必須的功能,IOS使用習慣者很可能會嘗試左右滑試圖找到切換功能。通過隱藏部分操作讓內容更聚焦在匯率換算上。

左邊界面勾選表示了選中的貨幣,返回按鈕變成了向右箭頭,暗示了界面之間的跳轉邏輯,每個元素都有意義。

 

7、Geist

操作慣性&錨定效應

Geist 是一款集冥想、腦力鍛煉、放松練習等放松身心的APP。新用戶一進入首先會看到左邊界面,通過連續回答幾個明知故問的問題(正常人應該都會選是),最后拋出是否想設置提醒,由于前面用戶已然形成了慣性,很可能讓用戶毫無察覺的設置了提醒功能~

其次當我體驗完一個小游戲,選擇關閉時,會有“優惠僅限一次”這種挑戰用戶損失厭惡心理的付費引導彈窗。值得一說的是仔細一看定價:一年費用398;終身才238???排除有錢任性的豪,用戶對產品的定價預期會首先被一年的398錨定,然后發現永久的238相比之下簡直過于良心。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定價策略被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餐牌上首先展示貴價的商品,使之后出現的低價顯得更加劃算。

 

8、網易課堂

精準定位用戶

網易課堂首次使用需要選擇感興趣的只是領域。雖然這種模式并不新鮮,不過最近看到做產品要,感覺有必要再強調一下。現在算法和人工智能做的就是不斷給用戶貼標簽,然后不斷讓數據庫里的人更“真實”,從而讓用戶看到他想看的甚至幫用戶決定他需要什么。如果你在電商平臺搜索瑜伽墊,相關推薦是雞胸肉,這就是理解用戶。

 

9、Topys

交互層級思考

可以看到,左圖是內容的默認界面,底部有點贊,評論,分享,收藏四個功能,可以說是信息閱讀的標配功能。隨著用戶上滑時,為了一屏展示更多內容,同時提供沉浸式體驗,原來右側的三個功能分別隱藏和移到了界面的右上角(右圖)。收藏增加了用戶回訪的可能,分享則可能帶來用戶增張,所以都保留到右上方,唯獨評論雖然能增加內容熱度,但是用戶操作成本高,屬于較低頻操作,且如果放到右上角,不符合用戶預期~

 

10、時間膠囊

沉浸式體驗

時間膠囊類似一種日記的變體,有點像小時候把自己的寶貝放一個地方藏起來多年以后再打開。有一種時光依舊的美好感覺,界面的配色除了一般日記產品的文藝感,還多了一種紙質的溫馨感。為了讓用戶相信這種美好的想像,里面的很多文案都讓人沉浸在對未來的憧憬和當下的珍惜里。

 

替用戶做決定

相信評價APP或者叫給APP打分都見過不少,這里直接將這種需要用戶思考的表述轉為:給我好評,不讓用戶啟動心理防線,紅色的愛心處理除了突出了評價功能的視覺,還暗示了好評這一潛移默化的概念。

 

11、Yahoo

數據可視化

Yahoo天氣跟一般天氣預報APP類似,首先視覺上用不同氣候的實物圖作為背景,數據表格則使用模糊的背景承載內容,比較有臨場感。每小時的天氣和氣溫排列成高低不同的豎向矩形,矩形的高度暗示了當時的溫度,從而將溫度具象地表現成視覺圖形更快速的進行識別。可以快速地了解一天的氣溫變化和幅度,搭配根據時間點變化的天氣Icon(月亮和太陽),清晰直觀。

 

12、Halo

預判用戶行為

Halo是一款攝影和壁紙分享應用,每天都會有官方和用戶自發更新的圖像內容。在用戶分享的內容中,用戶可以通過切換頂部的:原圖和壁紙,模擬用作手機壁紙的效果,右邊的小眼睛還給壁紙效果中添加時間或者應用APP的實際預覽效果。清晰的判斷出用戶將要進行的行為,減少了重新到圖庫設置背景逐張比對效果的時間。

 

降低評論成本

評論作為內容產品常見的操作之一,其成本相對點贊,收藏來說比較高,需要用戶組織語言,輸入文字或者表情。為了增加評論的熱度,預設留言讓用戶自行選擇可大大降低評論的成本和心理負擔。通過搖篩子的方式,暗示評論將是隨機、不可預測的,通過不確定增加了用戶的好奇心。不過需要設置豐富的評論范本,才不至于一篇內容下看起來都是復制粘貼的發言~

 

制造稀缺

現實生活中,資源有限,東西不夠。同樣的產品,越是稀缺價格越高。本質是信息不對稱,就像紅酒其實大部分用戶不在乎或者分辨不出好壞,但是默認貴的即是稀缺和好的。通過制造稀缺引起緊迫感,給用戶造成機會難得,不容錯過的錯覺。

 

13、Chrome瀏覽器 (PC)

智能化降噪

說到智能化和降噪這兩個詞你一定不陌生,不就是AI和以內容為中心嗎?可是如果將他們合并起來看,其實設計可以有更多思考的空間。谷歌瀏覽器的首頁常用網站快捷入口,當鼠標滑到某個入口時,僅僅顯示獲取焦點狀態,需要稍微過一秒左右,獲取焦點狀態右上角才會出現刪除快捷入口按鈕。絕大多數用戶的使用場景是打開瀏覽器,在首頁快速點擊快捷入口進入對應網站,一般不容易注意到刪除功能的ICON,當他們真正需要的時候,圖標自然的出現了,機器仿佛會“觀察”用戶,再次驗證了好的設計不會讓用戶注意到~

 

14、騰訊翻譯君

考慮特殊場景

很多產品設計的時候,在用戶使用場景上的思考可能都會有一定的缺失。用戶研究總是理所當然的按自己的理想使用場景考慮,與真實的用戶場景脫節。這里語音播放的時候檢測到用戶的音量設置可能影響收聽,友好地提示了用戶,否則很可能讓用戶誤以為沒操作成功或功能出現問題,減少了使用障礙,非常貼心。

 

原文地址:站酷

作者:什么東東o

日歷

鏈接

個人資料

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m.paul-jarrel.com

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