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 資深UI設計者
對于一直做 C 端產品設計的同學來說,面對復雜又陌生的 B 端業務,難免會有些頭“禿”,設計師該如何應對?或者說我們如何更好地完成項目?并挖掘和發揮設計價值?B 端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業務門檻和業務深度,對于設計師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本文根據自己的這一年的 B 端工作經歷,總結了一些設計方法以及自己的經驗。希望會對處在這個領域感到迷茫的設計師有所指引和幫助。
B 端產品業務目的明確,業務邏輯和場景相對比較復雜,所以對設計師的要求更高,要更清晰理解 B 端業務,下面是我轉 B 端產品設計時的一些思路:
針對之前一直做 C 端的我來說轉戰到 B 端業務,也面臨著兩個端的設計反差,B C 端的商業屬性、產品定位、用戶人群、視覺呈現、業務邏輯/流程都不盡相同,這將是一場知識遷移的過程。
需要轉變自己之前的整個設計思路和角色定位,從之前被動接需求做圖,只做執行輸出設計稿,轉被動為主動。也深知設計和產品的配合就是互相成就,互相補位。面對之前不太熟悉的 B 端那些較為復雜的業務場景和邏輯,盡量讓自己在和產品需求對接時,提前介入,思維前置,全鏈路思考主動提出對產品的一些想法,難點或疑惑點都可以,也可以幫助自己梳理需求,了解從根本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需求背后其核心是達到什么用途與目的,也想辦法去收集來自用戶、業務方的反饋,或主動去進行競品調研,用戶調研,這樣不僅可以讓我們更清晰的了解用戶需求和業務場景,在這個過程中,往往也會更容易挖掘出需求的突破點,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和更有價值的驅動點,為業務賦能。不再只做被動接受的工具人,也會要求自己去做“項目推動型設計師”,盡量讓自己全鏈路的參與其中,在每個環節尋找可挖掘和貢獻的價值點。
轉變了自己的定位后,由于自己負責的 B 端項目,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業務,很多業務場景無法使用設計 C 端產品時的同理心來對待,又有較高的業務門檻和業務深度的,首先我認真系統的學習業務涉及到的一些相關知識,可以幫助了解自己手里的設計工作的業務細節,和產研團隊多方面溝通產品的需求,弄清每個步驟的業務邏輯,不懂可以多問多學,在產品評審需求的環節,一定要將業務邏輯理解透徹再考慮應該如何進行設計實現。要問問為什么業務流程是這樣,每一個頁面的跳轉每一個功能的用途以及業務含義是什么等等,多出幾版樣式進行探討最優方案。
設計工作的開展前,首先需要分析產品的背景是什么,要做什么,要提供用戶什么服務?調研分析一下它的競品狀況是怎樣的?現在是什么發展階段(一般 b 端的產品競品是極少的),不管是網上查找還是書籍搜尋了解一些行業內的資料,也可以找一些間接競品吸取靈感。了解產品的目標用戶群有哪些(用戶畫像)?不同角色的用戶會有哪些權限?以及分析業務存在哪些重要的流程,背后設計的意圖和產生的價值是什么,要解決用戶或業務上的哪些痛點。進行了初步的業務分析以后,大致分析下使用場景,在需求分析階段,要對產品本身和行業本身有一些基本的認知。
B 端產品的邏輯較為復雜,在交互及體驗上的要求也要更為謹慎。所以設計上需要更加克制和理性,B 端產品雖然視覺上交互上的整體要求沒有 C 端那么高,但是需要做到每一個功能點能夠清晰明確的展示,并且讓用戶知道每個功能按鈕或頁面的使用意圖。避免功能堆砌關系混亂。
在產品設計之初,需要全面考慮,把握產品設計的大方向與業務發展的一致,同步搭建頁面通用的設計框架,統一的視覺設計語言,通用的組件的規范,可快速復用提效設計,即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梳理產品邏輯及交互方式和功能的視覺表現上。也要時刻與產研團隊保持溝通,從技術和設計層面綜合考慮,哪種視覺呈現方式更合理,哪種方式更提效更穩定,支持的場景更全面…確保當前產品方案可行性。全面打造產品體驗的一致性,實現有序、統一的操作體驗,總之核心重點:界面清晰易懂,用戶的操作門檻低,能夠快速的使用產品,高效、專注完成任務。
項目上線后,及時復盤總結也尤為重要,這也是我接下來要重點去做的事情,可以通過回顧和思考,來歸納分析自己做的成功與不足的地方,把那些對后續有幫助的、復用性高的經驗加以總結,沉淀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復盤是設計師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也可以賦能團隊為團隊提效,提升自己的價值。
啰嗦說了這么多,比較細碎,不乏邏輯凌亂的片段,但也算自己對 B 端設計的一些想法吧~B 端產品承載的信息和邏輯比較復雜一些,所以需要對功能層級的劃分呈現多考慮一點,需要有清晰的邏輯,多站在企業用戶的角度去考慮,使任務能夠精準化觸達,毫不拖泥帶水是設計 B 端產品最重要的工作。
文章來源:優設 作者:58UXD
藍藍設計( m.paul-jarrel.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