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2 資深UI設計者
總的來說,所謂的感知性模式就是物體或者物件的一種外在的呈現而給人的感覺或者感受。例如同樣的一個電腦桌上都有電腦、鼠標、或者其他的物件擺設,但根據不同人的使用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或是凌亂、或是整潔、或是簡約,而更直觀的差異可能來源于這些物件的樣式、材料、顏色、紋理的不同而傳遞出來的視覺感知,
如果沿用到互聯網方面的設計,那么感知性模式的例子可能包括:文字信息、版式、配色、布局、插圖、圖標、形狀紋理、間距、交互或者動畫等等,這些都作為具體方式來表達感知性設計。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認為感知性設計是一個純粹的外在視覺表現,但想要完全的得到一些成效,更多需要把這個事情融入到品牌的核心中,隨著產品的發展而發展,進而在眾多的同類此產品中脫穎而出。
案例一:微信
微信作為一個超過十億用戶的產品,隨著版本的不斷迭代,功能也越來越強大,因此從產品體驗上來說也可能會給人一種臃腫的感受。但微信整體的感知性模式的設計是非常清晰的,從桌面 APP 的 logo,再到內頁呈現的圖標、顏色、按鈕樣式、交互反饋等等的設計都是統一性很好的設計。
案例二:Instagram
Instagram 作為全球熱度最高的圖片分享社區,自始自終都有著非常明顯的感知性,整體 APP 的簡潔性設計讓用戶更加專注于內容本身,似有似無的品牌藍色似乎已經牢牢融入了用戶的大腦中,這種感知性無需被刻意放大,但就在潛移默化中用戶就能感受到。
案例三:抖音
作為目前國內最熱的短視頻平臺,抖音的感知性模式已經深入的印在用戶的腦里,我認為抖音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讓用戶記住了 TA:1.品牌屬性,抖音的品牌屬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讓用戶記住了 ta,通過 APP圖標、閃屏、發起按鈕的圖形及品牌色的串聯;2.內容屬性,具有自己平臺氣質的內容特性,抖音在最早期主打的“潮酷”類的視頻讓它跟快手做了明確的區分;3.體驗屬性,大膽的全屏滑動視頻交互很好的結合了手機的體驗方式。
在同一個領域中的產品,在功能上大多會具有一定的趨同性,而由于這幾年的扁平化風格盛行,更把產品之間的類同性推向極致。因此更需要通過感知性模式的設計來進行區分,這種區分不僅僅只是視覺上的差異,更多是來自于產品者對于自己產品方向的把控。
書中提到 Spotify 的例子,Spotify 給人感覺是溫暖的、私人的,雖然月活躍量已經超過一億,但給用戶的感受仍然是獨特的,除了功能之外,主要在于整體的圖形樣式、顏色搭配(黑綠的品牌色比例把控)、交互中微妙而平靜的感覺,以及排版上傳遞出來的感受。
從上面這個案例來說,基礎體驗是用戶值得參與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感知性模式的設計更多是來源于產品者想要給用戶傳遞什么樣的品牌性格或品牌核心,Spotify 的靜謐性及沉浸式體驗,這是 Spotify 設計師想要傳遞出來的品牌核心
感性性模式的品牌傳遞主要是通過界面或者運營調性來讓用戶得到感知,并且讓人記住。在界面上想要讓用戶記住我們的產品,更多的是需要思考三個關鍵點:設計的獨特性;設計的辨識性;設計的區分度。
設計的獨特性
設計的獨特性往往是通過我們界面的排版、圖標、圖像、交互體驗方式、交互措辭等等一系列的內容來奠定。這些內容我們常??梢栽趪獾能浖锌吹胶芏嗖诲e的案例。
還是以 Instagram 作為案例來說,ins 風的極簡設計是一種貫徹始終的獨特性存在,除了設計界面本身的研究之外,還在內容上下足了功夫。以照片瀏覽來說,始終堅持大圖的體驗方式,保證一屏內的沉浸度,而非為了效率,這與 Instagram 一直具有較高的照片質量密不可分。
設計的辨識性
辨識性的可打磨方式有很多種,以圖標作為一個基礎的案例來說,我們在設計圖標的時候是否有結合整體產品的性格去思考并且設計,并且深入打磨。簡單的區分,我們可以從風格(例如:簡潔的、有趣的、硬朗的、柔軟的等等),更深入的內容就是需要思考如何傳遞品牌感,以及將圖形與品牌理念、產品性格進行結合,通過設計貫徹品牌辨識性。
以 YouTube 這個 APP 的圖標作為案例,設計師在設計時更多是希望表達整體 APP 設計的簡潔性,弱化圖形對于內容的影響,因此在整體堅持了三個核心關鍵點:簡約、細線、普識。
設計的區分度
在目前趨同性的主潮流之下,如何把握好產品設計的區分度變得尤為關鍵,也就是說,當用戶在看我們產品的時候會不會乍一眼認為是另一個產品。區分度的把握往往來源于品牌對于顏色的選擇,我們在定義色調之前需要對主流競品做一個分析,從中找出屬于我們的區分度,并且盡量避免重合性。
以現在流行的電商 APP 為案例,很大電商平臺的設計大多類似,在品牌色的選擇上則尤為重要,因此需要盡量避免具有耦合性。
我們在產品設計中想要把所有的模塊或者組件做得一模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利用感知性模式的設計進行內容模塊的滲透,讓用戶對于整體的感受感知是一致的。
以 material design 的設計系統為案例,他所確定的是一個規則,而并不是任何的模塊或者任何的圖標都是一樣的、無差別的,如果都完全長得一樣會讓設計變得單調、無差異性,通過設計準則來限定整體的圖形風格,應用在不同的位置讓用戶從視覺角度感知到風格的一致性,這樣也可以讓整體的體驗更連貫。
富有表現力
為了突出 Material Theming 必須提供的功能,每個 Material 研究都表達了一個不同的品牌。
各種各樣的
為確保 material 主題化和組件滿足盡可能多的產品需求,material 研究代表了不同類型的產品。
基于現實
為了盡可能地復制真實產品,每項研究都會識別用戶、顯示功能用戶流并應用現實世界的限制。
我們在日常設計功能性模塊更多的是考慮到用戶對于產品的體驗感受,而感知性模塊則是我們想要用戶在這里獲得什么品牌感知,通過品牌結合視覺設計系統給用戶帶來產品獨特的性格及個性化氛圍。
對于探索感知性設計的方法也有很多,目前比較流行的技巧主要有:情緒板、樣式疊片、元素拼貼。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沒有唯一的答案,更多是利用這些方法在不斷的嘗試中探索到屬于自我品牌的感知。
情緒板
情緒板是一種較為輕量的風格探索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往往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統一或者接近類型的圖片進行重新整合,得出我們想要表達的視覺感受即可。
情緒版屬于比較前期的視覺品牌調性探索,在整體的顏色、排版上也都可以利用情緒板來獲得初步的答案,如果想要再往深一步,可能則需要樣式疊片的方式。
樣式疊片
給予情緒板獲得的大致品牌方向之后,便可以利用樣式疊片的方式來進行更精細化的探究,我們可以用一種或多種不同的樣式疊片來表達,但是希望在截取這些內容的時候要記得保持控件、組件、顏色、字體等等內容的一致性,避免差別性較大,形成不了統一的視覺系統。
元素拼貼
從書中講到的大體概念是:將界面元素等內容拼貼在一起,從而達到設計稿初稿的雛形感受。這個方法可以比較敏捷的對需求方進行試探,但相比上面 2 種方法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及精力,同時這個方法出來的內容也比較偏向高保真。
從表面上來看,這三種方法似乎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設計,沒有太大的差異化,不過從本質上來看,這三個方法影響的是我們設計初期輸出的保真程度,從情緒版到樣式疊片再到元素拼貼似乎是一個越來越保真的方式,我們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或者 2 種結合來進行表現。
過多的個性化設計,會削弱整體的品牌感,同樣,如果設計的內容需要全部都一模一樣的規范,也會扼殺設計的品牌感的創造性。因此,在感知性設計的概念下,一致性設計不是一味的復用,不求變通,而是通過整體統一的理念,允許個性化設計的存在,這樣既滿足部分模塊的獨特視覺表現又并不影響品牌傳遞。
舉個例子
例如外面在設計一個完整的 APP 時,我們已經規范好了大體的基礎視覺規范,在不影響這個規范的前提下,我們針對部分模塊,例如福利類、游戲類,這種比較偏運營的設計界面,我們可以考慮有更豐富的顏色、圖形等視覺表現,但前提在于是否符合基礎規范的設定,如果符合那我們完全可以對這些類型進行個性化設計。
如果沒有打破常規的設計方式,固化的追求一致性的設計,那么它就會變得普通、僵化,感知性設計的存在就是讓我們在允許的范圍內追求更不一樣的設計,鼓勵設計師積極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好的設計體系既能體現品牌的一致性也能表達出創造性。
由于感知性模式的相關設計,容易被當作只是樣式或者主題化皮膚設計,很多人會認為這方面的設計比優化交互流程更容易些。在這種狀況下,臨時的業務經常會去挑戰產品的品牌性和規范性,綜合這 2 方面的原因,我們需要隨時調整我們對于感知性模式的策略。
數據的好壞往往來自各種原因,優化設計后得到好的數據,但并不能說我們的感知性設計是好的,首先刺激數據的手段有很多,例如加重內容的表現、利用顏色對比突出想要突出的模塊,這些方式都是與感知性設計背道而馳的。
基于上面這個問題,我們在日常設計中有幾個基本原則是需要我們去遵守的,盡量避免為了滿足短時間的產品需求而影響整體的設計感知性。
1. 不挑戰基礎規范原則
基礎規范作為整體設計的基本標準,整體的制定肯定經過多種嘗試之后的結果,如果輕易推翻的話,其中產生的設計成本是巨大的,往往需要重新輸出、多方對齊、最終輸出、再落地形成開放組件,在我日常的工作中也常遇到。往往是因為一個極小的模塊而產生了巨大的設計成本。
2. 不改變用戶的普識習慣
這里說的不是不去優化或迭代體驗設計,而是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因為一個很小的內容而調整全局的體驗方式。
舉個例子:早前很多 APP 在設計表單選擇器時都喜歡進行 UI 定制,從這個問題分析,用戶在使用這種表單選擇器的時候是用的系統多一點還是我們的 APP 多一點,如果是系統的多一點,我們何不直接調用系統?因為組件的 UI 改造,往往會帶來一定的開發成本,但其造成的感知卻并不夠大,反而會讓用戶覺得很奇怪,為啥這些選擇權在不同 APP 的不一致。
3. 一致性最大化
任何的設計都應該以一致性作為最大的前提,這樣才能更加完整體現感知性模式,在各個模塊、顏色、圖形等等內容都具有完整的呈現,無時無刻影響著用戶,讓用戶對于整體具有潛移默化的感知。
感知性模式不是一個原則,而是一種工作方式、設計模式,除了個人的堅持之外,還需要有團隊的意識才能讓我們的設計更加具有品牌性,自上而下的調性、方向的確定,在團隊中形成共識,這樣設計語言才能形成。
藍藍設計建立了UI設計分享群,每天會分享國內外的一些優秀設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進入一起成長學習,請掃碼ben_lanlan,報下信息,會請您入群。歡迎您加入噢~~希望得到建議咨詢、商務合作,也請與我們聯系。
文章來源:優設 作者:ID設計站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免責聲明:藍藍設計尊重原作者,文章的版權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立即更正或刪除。
藍藍設計( m.paul-jarrel.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